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观点 > 今日头条 >

中国是不是真的进入高通胀时代了

2011-08-11  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日报    作者:朱剑红 陆娅楠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

  6.5%,7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37个月的新高,似乎让人有点担心。

  其实,在抗击通货膨胀的舞台上,中国并不孤独。

  如果把这个水平放在国际上比较,最有可比性的是经济发展阶段一致的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6月份俄罗斯通胀率为9.4%,巴西为6.7%,印度为8.7%,越南为20.82%。

  为什么是新兴经济体?难道中国进入“高通胀”时代了吗?

  7月通胀率为何创新高

  食品价格仍领跑,但当前价格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虽然7月份的CPI在6月份6.4%的基础上继续上行,但整体物价的水平并没有让各方感到意外。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没有超出此前社会对物价上涨程度的预期,导致物价上涨过多的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类价格上涨过多。”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占物价上涨的2/3。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占整个涨价因素的22.5%。

  总体看,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国际输入性较强、货币流动性充裕以及前期自然灾害等因素,也有资源性产品以及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上涨累积效应不断释放的影响。但从结构上看,食品价格领跑的特征仍然鲜明。从环比看,猪肉、蛋、水产品价格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7.7%、0.8%和1.2%;鲜菜价格受阴雨天气较多、季节性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止跌回升4.1%;受暑期旺季来临影响旅游价格上涨4.6%;拉动食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和0.6%,合计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45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当前物价走势?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表示,7月CPI虽然再创新高,但属于正常水平,没有太大的异动,总体上反映了前期影响物价上涨的一些因素没有根本消除,而且影响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邹玉玲)

相关阅读: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