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革命

2009-08-17  本文来源于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曾山小时随父亲曾采芹读过上年私塾,后做过学徒,种过田卖过肉。1925年秋,在哥哥曾延生(共产党员)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团体觉群社,投身革命。1926年10月,由曾迎祥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曾山任吉安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执行委员。他发动儒林区农民,将当地一名破坏农会的土豪劣绅曾伏苟捆押送县,后经县长批准召开公审大会,将其处决。7月,奉命赴广州,进叶剑英领导的四军教导团,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月底,返回吉安,受党组织指派,到吉安县官田、敖城等地发展党员,建立中共芳井支部。 1928年春,他先后担任中共吉安县南区和西区区委书记。是年农历四月初九,曾山与周冕、萧仕梅、萧志铎等率领官田一逞的贫苦农民,举行了四九暴动。6月,任中共吉水县委书记。1929年5月,中共赣西特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曾山被选为特委委员。10月,赣西革命委员成立,曾山任主席。1930年2月,曾山以中共赣西特委代表身份,参加了由毛泽东主持在吉安县陂头召开的二七会议,会上,在讨论土地分配时,产生分歧,曾山和中共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等人积极主张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得到毛泽东等多数人的赞同。2月中旬,召开赣西苏维埃联席会议,成立赣西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二七会议后,曾山被指下中共红四军前委常委。3月22日至29日,在富田召开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赣西南特委,曾山当选为委员。会后,赣西苏维埃政府改为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为主席。上时,曾山以前委常委身份,随红四军行动。6月,曾山代表赣西南苏区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这次会上贯彻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6月15日,曾山任命为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5日,中共赣西南特殊性委召开第二次全委会议,贯彻立三路线,错误地反对农民意识、反对保守观念,撤销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的职务,改组特委常委,曾山被选为特委书记。10月4日,红军攻克吉安城。7日,在吉安城西街福音党成立江西省维埃政府,曾山当选为主席。10月14日,赣西南党、团、特委合燕成立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相当于省委),曾山为委员。10月16日,曾山随红军主力向北挺进,参加了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委在新余罗坊召开的联席会议。会上,曾山支持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回吉安后,省行委召开了各县负责人会议。回吉安后,省行委召开了各县负责人会议,传达罗坊会议精神,具体布置苏区反第一次围剿的准备工作。11月18日,红军撤离吉安城,曾山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撤退到陂头(后迁富田)。12月12日,富田事变发生,红二十军刘敌率一部分战士,武装包围省苏维埃政府,曾山逃回家乡,躲藏在牛鼻形岭,不久,毛泽东派人接他到宁都黄陂,恢复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作。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曾山任苏区中央局委员。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曾山为主席团常务主席之一,并当选为中央扫行委员。在此期间,曾山向毛泽东汇报了江西苏区内部肃反中出现的严重情况,决定在江西苏区内部暂停止肃反,从而挽救了党内外一批同志。1932年12月,江西省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宁都七里坪召开,会上曾山抵制了坐镇江西苏、维埃政府督战的王明路线代表,拒绝反对所谓毛泽东的右倾路线。为此被降职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长。1934年1月24日至2月1日,曾山出席了在瑞金举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继续当先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任内务部长。10月,中央红军长征,曾山接任中典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留守江西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0月26日,曾山在宁都西甲村召开干部大会,研究留守红军的行动问题。将省苏和省军区全并,成立江西省军政委员会,曾山任主席。同时组编江西红军独立一、二、三团。1935年2月底,曾山率领
  曾山小时随父亲曾采芹读过上年私塾,后做过学徒,种过田卖过肉。1925年秋,在哥哥曾延生(共产党员)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团体“觉群社”,投身革命。1926年10月,由曾迎祥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2月,曾山任吉安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执行委员。他发动儒林区农民,将当地一名破坏农会的土豪劣绅曾伏苟捆押送县,后经县长批准召开公审大会,将其处决。7月,奉命赴广州,进叶剑英领导的四军教导团,12月,参加了广州起义。月底,返回吉安,受党组织指派,到吉安县官田、敖城等地发展党员,建立中共芳井支部。
  1928年春,他先后担任中共吉安县南区和西区区委书记。是年农历四月初九,曾山与周冕、萧仕梅、萧志铎等率领官田一逞的贫苦农民,举行了“四·九”暴动。6月,任中共吉水县委书记。1929年5月,中共赣西特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曾山被选为特委委员。10月,赣西革命委员成立,曾山任主席。1930年2月,曾山以中共赣西特委代表身份,参加了由毛泽东主持在吉安县陂头召开的“二·七”会议,会上,在讨论土地分配时,产生分歧,曾山和中共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等人积极主张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得到毛泽东等多数人的赞同。2月中旬,召开赣西苏维埃联席会议,成立赣西苏维埃政府,曾山任主席。“二·七”会议后,曾山被指下中共红四军前委常委。3月22日至29日,在富田召开中共赣西南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赣西南特委,曾山当选为委员。会后,赣西苏维埃政府改为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曾山为主席。上时,曾山以前委常委身份,随红四军行动。6月,曾山代表赣西南苏区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这次会上贯彻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6月15日,曾山任命为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5日,中共赣西南特殊性委召开第二次全委会议,贯彻“立三路线”,错误地反对“农民意识”、“反对保守观念”,撤销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的职务,改组特委常委,曾山被选为特委书记。10月4日,红军攻克吉安城。7日,在吉安城西街福音党成立江西省维埃政府,曾山当选为主席。10月14日,赣西南党、团、特委合燕成立江西省行动委员会(相当于省委),曾山为委员。10月16日,曾山随红军主力向北挺进,参加了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委在新余罗坊召开的联席会议。会上,曾山支持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回吉安后,省行委召开了各县负责人会议。回吉安后,省行委召开了各县负责人会议,传达罗坊会议精神,具体布置苏区反第一次“围剿”的准备工作。11月18日,红军撤离吉安城,曾山率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撤退到陂头(后迁富田)。12月12日,“富田事变”发生,红二十军刘敌率一部分战士,武装包围省苏维埃政府,曾山逃回家乡,躲藏在牛鼻形岭,不久,毛泽东派人接他到宁都黄陂,恢复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作。
  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曾山任苏区中央局委员。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曾山为主席团常务主席之一,并当选为中央扫行委员。在此期间,曾山向毛泽东汇报了江西苏区内部肃反中出现的严重情况,决定在江西苏区内部暂停止肃反,从而挽救了党内外一批同志。1932年12月,江西省苏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宁都七里坪召开,会上曾山抵制了坐镇江西苏、维埃政府“督战”的王明路线代表,拒绝反对所谓毛泽东的“右倾路线”。为此被降职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财政部长。1934年1月24日至2月1日,曾山出席了在瑞金举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继续当先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任内务部长。10月,中央红军长征,曾山接任中典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留守江西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0月26日,曾山在宁都西甲村召开干部大会,研究留守红军的行动问题。将省苏和省军区全并,成立江西省军政委员会,曾山任主席。同时组编江西红军独立一、二、三团。1935年2月底,曾山率领江西兴国一带游击队,到兴国崇贤地区,与胡海率领的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团及罗孟文率领的中共杨赣特殊性委的红军独立第十三团汇合。3月初,在兴国崇贤齐汾召开中共江西省委扩大会议,研究突围问题,决定到赣粤边去。由于三支部队向同一方向行动,队伍行进缓慢,几次突围,均未成功。为了分散目标,曾山号召各团自行选择突围路线。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环境越来越艰险,游击队损失很大。5月,转入新干,遭到数倍敌人的包围堵击,部队在突围中被打散,只剩27人,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最后,曾山小组只剩3人,到永丰又遭靖卫团堵击,死伤各一,仅余曾山一人,跑到吉水,在群众掩护下,化装潜行至上海,于12月在法租界和地下党接上关系,并经批准赴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1937年11月,曾山从苏联回到延安,被派去协助项英、陈毅做南方各省游击队的改编工作,重回江西。1938年1至3月,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相继在南昌市六眼井成立,曾山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7月,奉命返吉安,联系将新四军办事处迁至吉安办公问题。8月,曾山兼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9月,曾山出席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强调了党内在一个时期内注意防止右倾错误。1940年,曾山离开吉安,调中共东南局工作,来至皖南,同年,率领东南局机关及党校一批干部撤离皖南,进入苏南解放区。1941年5月,曾山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组织部长。1945年4月,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曾山当选为中央委员。10月,出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组织部长兼财委主任。1947年12月,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兼财委主任。1948年8月,华东野战军解放山东,曾山率领一批财经干部接管济南。
  1949年3月,曾山出席了中共中央七届二全会。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曾山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山被任命为政务院政务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纺织工作部部长。1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又被任命为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1950年6月,曾山出席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10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成立治淮委员会,指派曾山兼任治淮委员会主任。1952年10日,曾山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商业部部长。1956年9月,曾山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大会,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1月,调任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部长。1960年11月,调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文革”期间,曾山受到冲击,被造反派诬指为“全国民政部门的头号走资派”,遭到批判,身心受到很大摧毁。1969年4月,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于毛泽东的保护,曾山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1月17日,林彪发布“第一号命令”。曾山被驱散到长沙。不久,国务院内务部撤销,曾山长期没有分配工作。1970年4月,曾山经批准回北京治病。1971年9月,林彪事件后,中组部召开老同志座谈会,曾山揭发了林彪反党反毛泽东的罪行。1972年4月16日,曾山病逝于北京,周恩来于4月20日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毛泽东送了花圈,叶剑英致悼词,指出曾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责任编辑:苏红网)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1 龙岩苏区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