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红网 > 红色记忆 > 革命事迹 >

姜敢:播撒革命种子 忠于革命

2013-09-18  本文来源于苏红网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姜敢(1907—?),原名姜源舜(元顺),又名良舜,字虞廷,号树民,化名姜宏,沙县夏茂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沙县地方党组织奠基人,他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联系,配合红军工作团,接应东方军解放沙县,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追认为烈士。

  姜敢(1907—?),原名姜源舜(元顺),又名良舜,字虞廷,号树民,化名姜宏,沙县夏茂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沙县地方党组织奠基人,他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联系,配合红军工作团,接应东方军解放沙县,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追认为烈士。

  (一)启蒙教育 播撒火种

  1925年,姜敢毕业于沙县县立第二高级小学。至1926年,曾受聘担任沙县县立茂溪小学国文教师。他在任教期间,举办过两期平民班,招收进步青年入学,每期学习四个月,有数十名青年农民在此受过进步思想启蒙教育。后来,这批青年多数成为中共沙县特别支部从事地下活动的依托力量和群众斗争骨干。利用夏茂民众文化比较普及的优势,姜敢购置了一批进步书刊,先后在茂溪小学和自己家中开办图书阅览室,向广大群众灌输新思想、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军阀列强。

  1927年春,在反封建、争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姜敢就读的沙县县立初级中学发生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学潮。姜敢等组织发动全校同学罢课,反对学校当局独断专横,贪污渎职,任用亲信的恶劣行径。国民党沙县政府企图逮捕学生,镇压学潮。学生闻讯散归原籍,学校一度停办。停课荒疏学业有一年之久,这使渴望得到深造听姜敢十分苦闷。1928年春,他决定奔赴福建省三民中学读书,半年后又升入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深造,因品学兼优,作风踏实,办事认真,生活俭朴,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与信任,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渐渐成为学校的中坚人物,担任了学生会主席。此时,正逢福州党组织恢复、发展时期,该校又是党、团组织活动最为活跃的场所,新思潮风起云涌,青年思想极为活跃,姜敢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在党、团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他接受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马克思主义,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和国民党的腐化堕落,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的革命党,于是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以忘我的热情积极为党工作,在青年学生和工人中开展活动,宣传革命真理和党的主张,组织与参加飞行集会,发动群众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同年暑假返乡时,根据福建临时省委扩大会议精神,他与中共党员官锦铨在夏茂酝酿成立党组织问题,秘密发展党员,进行地下革命活动,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自己的家乡,建立了隶属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沙县地方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使沙县成为福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揭开沙县历史新的一页,在沙县人民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二)坚贞不屈 顽强抗争

  在福州期间,姜敢以读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先后任福州市互济会负责人、福州市团委和党委宣传部长,主要负责领导学生运动和互济会工作。曾因散发传单、组织并参加飞行集会,先后两次被捕,经组织营救释放后,继续坚持地下斗争,负责反帝大同盟方面的工作。1929年至1931年3月,以市委巡视员身份,两次到福安、三次到连江巡视工作,恢复当地党组织,组织群众团体反帝大同盟、互济会和读书会,并协助举办党员培训班;先后三次秘密赴厦门、上海进行交通联络工作。在严重的白色恐怖年代,党内交通是一支在无形战线上和敌人拼搏的无名英雄队伍。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出生入死,以高度的机警和智慧,在国民党军警和特务的严密监视下,为党传送情报,接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是党不可缺少的“血脉通道”。姜敢深知肩上的重任,他悉心学习地下工作经验,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1931年7月,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回沙县工作,建立沿途的关系,负责恢复沙县党组织的联系和打通由沙县至建宁、泰宁苏区的地下交通线,建立由福州至闽北的交通站。回到沙县夏茂后,多次赴建宁、泰宁苏区进行秘密联系,又与沙县特支党员官锦铨、洪基在夏茂周围各村发动农民群众,建立联络点,协同刚来此地开展新区工作的红军工作团,发动群众,筹粮筹款,发展武装。一度使夏茂、高桥、富口、荷山等地区成为红军控制的区域。他经常利用各种场合,广泛接触各方人士,广交朋友,耐心做思想发动工作,启发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活动范围遍及沙县夏茂及周围的乐厝、李窠、洋元、大布、粉干窟各村和高桥、荷山地区的部分村庄,乃至将乐、顺昌县的边邻地区。除通过秘密形式向地主土豪筹款以供部队自给外,还动员了一批青年农民加入红军队伍。

  姜敢在夏茂及四出串联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注意,于1932年夏,被捕入狱,关了两个多月,敌在威逼审讯中未得到任何情报,便无奈予以释放。出狱后,他依然坚持地下活动,而且更加成熟。1933年8月中旬,为接应东方军,姜敢从外地返回夏茂开展宣传准备工作,同月23日东方军进占解放夏茂,姜敢组织群众积极配合红军开展工作,在筹款筹粮扩红、伤病员休养治疗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后随红军到南平王台镇。同年9月,调入红三军团随军北上,此后杳无音信。1981年追认为烈士。


(责任编辑:陈翠琴)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3 苏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