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年被叛徒出卖始末

2012-09-06  本文来源于世纪风采第九期    作者: 订阅《红星报》 | 向苏红网投稿
陈延年,陈独秀之长子。虽然父子两人政治主张不同,但在陈延年牺牲时,陈独秀悲痛不已,整日不发一言。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苏陷入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撤消江浙区委,分别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并决定原江浙区委代理书记陈延年主持江苏省委的筹建工作。1927年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四川路施高塔恒丰里104号成立,陈延年被任命为江苏首任省委书记。6月26日,中共江苏省委在省委办事机关召开会议。不幸的是,当日下午,陈延年就被叛徒出卖被捕,9天以后,血染刑场,就义于上海龙华,年仅29岁。

  少年壮志 磨练品格

  陈延年1898年出生于安庆一个有名望的家族,他曾在私塾、尚志小学、全皖中学求学。他自小聪颖,读书认真,穷经究理,不苟言笑,对旧书掌故新书知识都有兴趣,视野开阔,抱负不凡。他和弟弟乔年自小在一起,感情深厚。

  陈延年的童年时代正是中华民族陷于苦难深渊之时,他的父亲陈独秀奔走革命,在家时间甚少,不仅未能在家庭生活方面给子女带来幸福,还曾因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而一度危及子女生命安全。1913年3 月,宋教仁被刺,国民党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陈独秀协助柏文蔚讨袁。结果“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派人捉拿革命志士。陈独秀被列为通缉要犯,被迫逃往日本。没有抓到陈独秀,他们就派兵抓捕陈延年兄弟俩。幸好陈家事先得到消息,让两个孩子连夜跑到乡下躲避才免遭毒手。刚满15岁的延年虽然还不懂政治,但此次遭遇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延年也像当年的陈独秀一样,越来越渴望走出安庆,到外面去求学。1915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开始筹办《新青年》杂志。他接到老家来信,得知延年兄弟俩的心愿,立即表示赞成,并将他们接至上海,接受更多新思想。

  1915年,延年17岁,乔年14岁由乃父接到上海求学。他们先学法文,两年后一同考入震旦大学。他们求学的生活非常艰辛。陈独秀有一种不同凡俗的性格和思想,也表现在对两儿子的严格要求上。他坚持不让他俩在家中过平稳、依赖生活,而让他们自创前程。陈延年兄弟俩白天读书打工,晚上就睡在《新青年》杂志发行所店堂的地板上,常常吃大饼、喝自来水,冬无棉衣,夏衣褴褛,面色憔悴。身为延年、乔年之继母又是姨母的高君曼,和友人潘赞化情有不忍,劝陈独秀改善两子生活;他不为所动,还斥责她是“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兄弟二人也个性倔强。他们的祖母从安徽到上海来看他们,要给以补助照顾,均被拒绝,两兄弟声言决不依靠任何接济。小小年纪如此好强,确是少有的。
(责任编辑:李艺专)

关于苏红网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投稿邮箱 | 网站招聘 | 友情链接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主管单位: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 © 2008—2012 龙岩苏区红色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苏红网